您的位置 首页 绘画设计

确诊咽喉癌的坂本龙一为何还会患上直肠癌

本文转自:钱江晚报

确诊咽喉癌的确诊坂本龙一

为何还会患上直肠癌

先后得了两种癌症,这种“重复癌”治疗起来会不会很麻烦

视觉中国供图(图文无关)

4月2日,咽喉据《每日新闻》、坂本《读卖新闻》等多家日媒发布消息:日本作曲家坂本龙一于3月28日在东京的何还会患医院中过世,终年71岁。上直

坂本龙一是肠癌影迷耳熟能详的日本音乐家、作曲家和演员。确诊

2021年,咽喉坂本龙一在微博上发布消息,坂本自称继2014年被确诊为咽喉癌后,何还会患又被再度确诊为直肠癌。上直近些年他持续与癌症作斗争,肠癌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,确诊直到生命尽头。咽喉粉丝纷纷留言哀悼:“谢谢您留下的坂本音乐”“您的音乐带来的感动将永存我心”。

在感慨之余,坂本龙一两度确诊癌症的经历也引人思考:为何之前已患了咽喉癌,后来还会患上直肠癌?

重复癌也叫多原发癌,是另一种癌症还是癌症转移

“医学上,同一器官或系统不同部位,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癌灶的被称为重复癌,也叫多原发癌。”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陈定伟主任医师表示,根据其发现的时间间隔,6个月内为同时性重复癌,6个月以上为异时性重复癌。

据文献报道,重复癌的发病率介于0.4%~3.5%之间。但现在从临床上来看,重复癌患者的发现比例有增多趋势。

陈定伟主任医师在重复癌的研究方面曾发表过2篇SCI论文。他指出,随着诊断技术和诊断手段的日益提高及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,合并遗传、环境、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在临床诊疗中,重复癌患者的发现比例有较前增加的趋势。

陈定伟曾接诊过类似患者,家住温州的汪大伯便是其中之一。

69岁的汪大伯常年经商,近两个月发现自己左上腹经常疼痛,排便次数从以往的一天一两次,上升到五至六次,夸张时,甚至达十多次,同时体重也在两三个月内,下降了近八斤。

汪大伯在当地医院做了肠镜,结果显示:结肠脾曲有一个直径3cm的肿块,考虑结肠癌可能。其实在四年前,汪大伯查出了早期胃癌。

这是胃癌转移,还是又得了一种癌症?

汪大伯越想越慌,随即找到陈定伟,也是四年前为他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主刀医生。

陈医生为汪大伯进行了细致检查后得出结论:“患者胃癌术后恢复顺利,术后病理提示为早期胃癌,没有淋巴结转移,故术后也无需进行常规的全身化疗。胃癌并没有复发及转移,从检查来看,是患上了另外一种原发性恶性肿瘤——结肠癌。”

重复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,可能和这5种因素有关

重复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,但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:

如与宿主的易感性和癌基因有关,尤其有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;与机体免疫缺陷有关,如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降低;手术、放疗、化疗等导致免疫功能进一步损伤,对环境中致癌因子的敏感性增强而多次患病;精神因素、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子对重复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;随着就诊和治疗水平的提高,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,导致重复癌的几率增加。

汪大伯认真进行反思,说不上有什么不好的习惯,就是多年来吃饭不规律。“我的亲弟弟也是患了肠道肿瘤,当时不肯去医院手术,癌症没多久就转移,人很快不行了。”

因为有肿瘤家族史,汪大伯对此甚是担心:先后得了两种癌症,治疗起来会不会很麻烦?

陈定伟介绍,重复癌有时常被误诊为转移癌而延误了患者的及时治疗,这种情况的发生很令人可惜。其实,临床上发现,重复癌的预后较单发癌的治疗效果好。

随后,陈定伟医生团队为汪大伯进行了微创手术——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,病理提示为早期肠癌,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,术后大伯恢复顺利,亦无需进行全身化疗。

同一人,间隔4年时间先后发现胃癌、结肠癌,的确不幸,但两次患癌,都在早期且均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,汪大伯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
陈定伟表示,对患者来说,患上重复癌并不可怕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同时借助日益成熟的微创治疗手段,积极对待,重复癌患者的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